信息公开站内导航: 首页 > 信息公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索 引 号 711586677/2024-00015 发布机构 淮安市供销合作总社
文  号 公开日期 2024-02-26
文  号 公开日期 2024-02-26 失效日期
名  称 双拥花簇运河畔 军民共建结硕果
关 键 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双拥花簇运河畔 军民共建结硕果

2019年1月23日,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五年来,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抒写了新时代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戎耀篇章,奏响了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时代强音。

为回顾总结五年奋进历程,展示五年奋斗硕果,即日起,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官微、官网同步推送“奋进五年”专栏。今日推送《双拥花簇运河畔  军民共建结硕果——淮安市双拥工作综述》

淮安,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优良双拥传统的红色城市。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淮安军民同心、携手奋进,书写了一幅幅鱼水情深、关爱暖戎的双拥画卷。

五年来,淮安传承光荣传统,服务备战打仗,坚决扛起双拥工作重大政治责任,紧密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崇高使命,不断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创新发展,市本级和5个县区被命名为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县、区),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全力争创“六连冠”。

坚持高位推动——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高位谋划、扎实推进。组织领导高规高标。市县区主要领导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常态化组织党委议军会、军政座谈会、模范城创建动员大会、慰问驻淮部队和过“军事日”等双拥重要活动,调研解决军地重难点问题,指导推进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统筹谋划有力有效。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把双拥工作成效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统一考核;把双拥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一安排;把改善驻地部队和官兵工作条件纳入办实事范围,统一落实;把国防、双拥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统一实施。建章立制善作善成。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拥军优属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0 多个综合性双拥文件,落实好退役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政策规定,为双拥工作开展筑牢了根基。

聚焦练兵备战——锚定如期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树牢新时代双拥工作向战为战鲜明导向,在聚力服务练兵备战中履行双拥担当。全力支持备战打仗平台建设。紧盯备战打仗需要,对军事斗争准备急需的重点项目,做到优先立项、优先审批、优先拨款、优先施工。连续24年开展军地互办实事,累计投入经费6900余万元,完成各类实事1863件。聚力保障实战化演训演练。坚持部队训练到哪里,服务保障就到哪里,构建综合保障体系,有力配合部队圆满完成多场次演训演练保障任务,累计行程5873公里,慰问外训官兵23场次,慰问金额232.5万元,完成2.6万人次过境保障任务。倾力回应官兵关心关切。情系一线期望,聚焦急难愁盼,倾情倾力让官兵心无旁骛练兵备战。疫情期间,向驻淮部队紧急调拨防疫物资和生活用品60余万元。全省率先出台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指导性意见,设立军嫂岗,免费组织技能培训和专场招聘。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特事特办”“一次办好”,边海防官兵子女随申随转“绿色通道”。

浓厚尊崇氛围——紧贴使命任务,勇于探索实践,奋力打造以“国防人人有责,双拥处处有情”为内核的双拥宣教阵地,持续浓厚尊崇氛围。育强双拥传统基因。建成省级双拥示范基地4个、双拥主题公园13处、双拥广场15座、双拥街(路)10条、大型永久性双拥宣传牌228块。在市主流媒体开设“共筑长城”专栏,歌曲《人民军队人民最爱》荣获全国双拥文艺作品三等奖,5部双拥公益短片在全省双拥公益短片大赛中获奖。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八百勇士 天路筑梦”、长篇报告文学《天路淮军》,社会反响热烈。创新双拥特色品牌。开展“幸福专车千里行”“军地鹊桥会”“书香进军营”“文艺进军营”“运河娃心向党”等系列活动,评选“三最”典型,把亲情和温暖送到部队,送给官兵。深入开展双拥典型选树活动,培树《中国双拥》年度人物1名、江苏省最美拥军人物(含提名)4名、最美军嫂提名1名。建强双拥工作队伍。全省率先成立爱国拥军协会,全市各县区(园区)、镇(街道)、村(社区)先后建立拥军优属服务组织,一县一特色打造了“拥军超市”“电力飞虎”“文艺轻骑兵”“盱爸盱妈”等双拥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开展科技拥军42场、参与1515人次,法律拥军49场、文化文艺拥军85场,全社会尊崇现役军人、关爱军属蔚然成风。

践行为民宗旨——驻淮部队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亲人,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四进”活动。文明创建作表率。坚持地方所需、群众所盼和部队所能相结合,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文明新村、文明社区、文明校园等活动。组织官兵赴驻淮各大院校开展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大中院校新生开展军训累计20万人次。常态化组织“军营开放日”活动,累计接待地方党政机关、学校、共建单位到部队观摩6000余人次。危急关头当先锋。在防汛抗洪、抗击疫情、应急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疫情期间部队官兵无偿献血26.94万毫升。积极参与驻地平安创建,圆满完成淮河盱眙段抗洪、淮安马拉松现场安保等重大任务,成为社会安全稳定的“压舱石”。爱民助民显真情。踊跃参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大力开展“我为脱贫作贡献”“拥政爱民献爱心”等活动,对口帮建3个经济薄弱村、4所乡村小学,资助项目20多个, 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部队医疗小分队义务开展巡诊义诊、健康体检,累计送医送药近20万元。